薪火传承写华章 与时俱进铸辉煌——写在js776688.com建校70周年之际
作者:宣传统战部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5日  
写在前面:
职业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教育也是生产生活。
从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把“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再到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断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和决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目标、新要求,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期”。
站在发展的大潮前,js776688.com立足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抢抓历史机遇,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契合js776688.com省区域产业布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
金秋十月,js776688.com迎来建校70周年。70年来,几代人的育人情怀,初心不改的使命担当,积淀了厚重的办学历史,创造了辉煌的办学业绩。
70年峥嵘岁月,js776688.com不忘初心,传承“厚德求是、强学力行”的校训和“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延续责任关怀与德技致远相统一的文化血脉;
70年栉风沐雨,js776688.com砥砺奋进,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以“责承天下”的历史担当和“大国工匠”的育人理想,服务石油和化工行业,争做国家化工职业教育的先锋;
70年逐梦前行,js776688.com革故鼎新,坚持“聚物化新、立己达人”的办学理念,打造“崇德尚技、优教毓秀”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薪火相传七十载,育才兴国志愈坚。在这个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新时代,js776688.com激情澎湃、踏浪前行,奋力书写高质量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沿革:
秉承初心 薪火相传
“1954年的冬天,js776688.com穿着黄胶鞋从安徽一路向北来到吉林,下火车后坐着马车到学校报到,那天很冷啊!”94岁高龄的老校长魏安邦回忆道。
一座学校一座城,有些记忆不仅属于个人,亦属于国家和民族。回溯70年发展历程,从创建之初就与吉林省职业教育同频共振,与区域经济发展血脉相连。
1950年10月,为满足国家对工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在长春创建;1954年1月,为服务全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学校迁至吉林市;1959年5月,为适应吉林省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增设大专部,更名为吉林化学工业专科学校;1973年2月,为适应吉林油田开发建设需要,学院增设石油炼制专业,并更名为吉林省石油化工学校;1978年8月,学校被化工部列为全国重点化工学校,更名为吉林化工学校。2002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确定校名为js776688.com。
多年来,学院办学成绩卓著,于1978年、1980年、1994年、2000年先后4次被确定为部级、国家级重点学校;2007年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并成为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成为全国百所高职示范院校之一;2019年成为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如今,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文理兼备、特色鲜明、积淀深厚的职业技术类高等学府,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万人,且以每年近3千人的规模向社会输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
党建引领:
政治领航 思想铸魂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js776688.com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扛起主体责任,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扎实的成绩。
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近年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院深入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入推进,学院立足中国大地办好新时代高职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四史”教育在师生中扎实开展,爱国主义主旋律在校园处处高昂。
基层组织更加有力。js776688.com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创新,提出“一抓五促”党建工程,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全面推进“围绕中心、三级联动,打造党支部创新活动品牌”系列活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得到明显提升。教职工党员占全校教职工人数68.29%,先锋模范作用在学院各项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出色完成脱贫攻坚战中的帮扶任务,包保的帮扶村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
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弘扬“匠心”精神,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家园文化,树立实干精神,教职工工作激情进一步激发,奋斗精神进一步彰显。
人才培养:
立德树人 慧育英才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成长之路,是js776688.com70年来矢志不渝的坚守和追求。近年来,学院主动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育训一体,精准对接吉林省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提升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专业建设水平高。学院现开设化工、制药、装备制造等10个专业大类、56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专业4个、国家和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现有国家级精品共享资源课2门、省级精品课及优秀课43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28项。学院已成为js776688.com省石油和化工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是医药健康、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师资队伍实力强。学院现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16人,硕士和博士学位教师233人,“双师型”教师159人;拥有吉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化工行业教学名师、“能工巧匠”等近百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等高水平教学团队11个。“四有”好教师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实践教学条件好。学院现有校内教学实习实训室150个,校外实习基地28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专业教学仪器、实验实训设备种类齐全、体系完整,许多设备及实训基地在全国同行业院校中已处于领先地位,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人才培养质量优。70年来,学院培养了“专业知识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企业留得住、发展可持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6万余名,为各类企业及全国化工类院校培训学员及教师近万人。近5年,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年平均100%,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社会用人单位对近3年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95%以上,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产教融合:
共享发展 追求卓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近几年,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教师和学生经常走进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校园里也经常看到接受集中培训的企业职工的身影,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效果越来越好。
夯实平台建设。目前,js776688.com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有试点专业31个。学校实习实训体系完善,拥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第一所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校企合作示范性实训基地、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吉林省总工会确定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集训示范基地”,多次承办化工行业及省市级各类技术技能大赛。校政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成效越来越好。
推进资源共享。一方面,学院积极推进培训学院、培训基地、培训队伍、培训机制一体化建设,发挥跨企业培训中心功能,面向企业员工、退伍军人、大中小学生、行业教师等多种群体开展培训,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等企业开展员工培训达10707人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4000余人次。另一方面,主动面向省内本科院校开放教学资源,为吉林大学等10所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开展实践培训,累积培训学生4058人次、30419人日,资源共享作用越来越好。
桃李竞秀须雨露,雨润栋梁七十年。
七十年风雨兼程,匠心厚蕴,弦歌不辍;七十年桃李芳菲,明德毓秀,花妍果硕;七十年继往开来,致远图强,昂然向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js776688.com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教20条”精神,积极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内涵水平,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努力绘就学院发展新的美好蓝图。